在教育的过程中,家长应不应该(你认为家长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哪些不当做法)
近期,人教版教材插图事件受到广泛关注。
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是每一个父母必修课,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家庭教育亲子沟通顺畅的,那整个家庭氛围都会非常和谐,更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,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讲nlp亲子沟通,高效能亲子沟通,grow沟通模式,手把手教父母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亲子沟通,父母你要学习吗?
作为祖国的花朵、国家未来的栋梁,孩子们的教材上,居然出现了不堪入目的插图,实在是令人发指!
但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,那些插图并不是突然出现在教材上的,而是已经存在了多年。其间,只有少部分老师或家长发现了这些插图的问题,只可惜反应了之后,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。
若不是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,恐怕许多家长都不知道,自家孩子使用的竟然是这样的课本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很多家长都没有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呢?
这是因为,有不少家长会在潜意识里认为:孩子的教育嘛,交给学校和老师就行了,再加上平日里工作繁忙,很多家长甚至都没有翻看过孩子的教材,自然也就发现不了问题了。
因此,这次教材事件也给广大家长提了一个醒:孩子的教育,不能只交给学校。严格一点来说,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,甚至比学校还要大。
说到这里,那么问题又来了:对于家庭教育,绝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,如何把“家庭教育”这件事做好呢?
我们不妨从开创家训先河的《颜氏家训》中找找答案。
《颜氏家训》认为:每个人在小的时候,精神更专一,注意力更集中,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接收到的信息和影响会越来越多,从而就容易导致心思涣散。因此,进行家庭教育必须越早越好,不能错失良机。
比如有的父母,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,并不会刻意去培养他们的好习惯,总想着“孩子还小不懂事,等大一点再教也不迟。”
殊不知,我们中国有句俗语: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。”诚然,三四岁的孩子确实不懂事、没有系统的思维逻辑,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感受和人的本性,他们只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。
所以,无论你是想培养孩子的什么性格,都是越早越好。
《颜氏家训》讲:人在年幼的时候,思想、人格、意识都还没有定型。这时,如果和志趣相投的人来往,就容易受到熏陶和渲染。对方的言行举止,就算没有刻意去模仿,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,更何况是对方的操行和技能呢?
就比如“孟母三迁”这个故事——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连搬三次家?就是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,让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。
同样的道理,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、言传身教——如果你不允许孩子长时间看电视,那么自己有没有长时间刷手机?让孩子多读书,那么自己有没有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?
家庭教育中的言传身教,大抵如此。
在《颜氏家训》中,作者颜之推说:“我见到世间的很多父母,对待孩子的吃喝玩乐,任意放纵,不加管制,该训诫的时候反而夸奖,该责骂的时候反而赞赏。于是,等孩子懂事以后,就会认为世间的道理本应如此。”
《颜氏家训》中的这个观点,可能会有很多人嗤之以鼻,认为“不就是不要溺爱孩子嘛,这谁不知道啊!”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只要举个例子就知道了。
有不少家长在逗孩子玩耍的时候,孩子会抬起手,佯装要打家长的样子。这时,很多家长不仅不会及时制止、训诫,反而嘻嘻哈哈的,更加觉得孩子可爱了。
这样的做法,难道不是放纵吗?长此以往,孩子就会从佯装动手,变成真正的动手。这就是《颜氏家训》所说的“不可放纵”的道理。
《颜氏家训》讲:“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,那么子女自然就会保持敬畏、谨慎,又有孝行了。”说白了,《颜氏家训》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要注重恩威并施。
在这方面,很多父母比较容易走两个极端:
要么对孩子过于严厉,以至于孩子变得胆小怕事、唯唯诺诺;要么对孩子过于宽容,以至于孩子变得目中无人、狂妄自大。
事实上,家庭教育的困难之处就在这里:无论说什么话、做什么事,都要拿捏好其中的尺度,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都不行。
因此,恩威并施、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,对家庭教育同样适用。
《颜氏家训》第一篇就说过:同样的话,被亲近的人说出来,会更容易相信;同样的命令,被佩服的人发出来,会更容易执行。
这是一条基于人性所总结出来的真理。所以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要遵循“越早越好、潜移默化、不可放纵、恩威并施”四个原则,孩子才会越来越有出息。